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节(1 / 2)





  今天是陈兰花,下次也有可能会是张兰花,李兰花。

  孩子总不能每次都跑来问她,要她给一个结果。

  她应该从小就学会独立思考。

  曾经她以为只要孩子长大了,就自然而然的能学会独立思考,分辨是非,可实际上哪有什么东西是自然而然就学会的,明明是大人从小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,却还要责怪孩子不如别人家的聪明懂事。

  早上七点宁宁就自己爬起来穿戴整齐,乖乖的等着妈妈给她准备早饭。

  等吃过饭,高高兴兴的牵着曹爱华的手去了幼儿园,在妈妈的目送下进了歌唱班报道。

  前一段时间学校整修的一个设施坏掉了,为了保证安全,便也停了几天课,去年才新开的幼儿班,本身也就只是托儿的形式,家长们倒也没觉得耽误了孩子学习之类的。

  只是学校停了课,这几天孩子们的看管成了问题,倒也不是不能克服。

  但把孩子们送过来,中午幼儿园解决孩子们的吃饭午睡问题,家长们能轻松不少。

  送了孩子,曹爱华带着自己早上收拾的大包去了东街一家毛衣店。

  “你好,需要点什么?”

  老板很是热情,比起后来曹爱华过来寄售毛衣的时候年轻了许多,可人的精神气是一样足的。

  “这位大姐,你这儿收成品吗?”

  曹爱华手巧,织出来的衣服又好看又好用,许多人都爱买。

  前世这个时候她还有工资,并没有想着要拿出来卖,却也没闲着,苏家每个人都有好几件她织出来的衣服。

  倒不是她主动要的,有的是婆婆要求的,有的是她织给苏卫民穿,结果苏卫民回了一趟老家,再回来身上的衣服就被扒了。

  她只得再织。

  眼睛熬坏了不说,手腕子也总是生疼生疼的,可苏家人还觉得这种不花钱不花力气的不是什么好东西,随便穿两天就扔了。

  直到她过来买毛线,老板有个花样不会,她帮了忙,对方便问她要不要织衣服放在这里售卖,这才给了她一条明路。

  那个时候大街上卖成品的已经多了起来,赚的钱不多,倒也足够她温饱,毕竟这种拼手艺的事儿可不是谁都能干的。

  这一次,她早早的占了先机,先捞一笔再说。

  有了前世的经验,她不再怯生生的,落落大方的样子,让老板娘刘姐见了就喜欢。

  “成品是收的,不过卖的也不是很好。”

  如今大多数人都是选择自己买毛线回去织衣服,反正毛衣也不好看,穿在里头保暖而已。

  成品比毛线贵太多,又和人家自己织出来的差不多,干嘛要买?

  “这些你看看什么价格收?”

  曹爱华笑了笑,从包里拿出了一件背心,一件外套,一条喇叭裤,还有一套三件套的帽子围巾手套。

  三件套上是一整套的成品花纹,白色打底的三件套上,有活灵活现的小鹿,绿油油的青草地,还有红红的大苹果。

  一整套戴上就是一副小鹿嬉春图。

  背心上简单的三色波纹背心。

  外套背后是一只熊猫吃竹图,前头是开襟系扣的,两个口袋上也织了竹子。

  喇叭裤是红色的,只在裤脚上用夹金丝的线织出来花边。

  “哎呀,你这都是绣上去的吗?”

  刘姐一看到背心的配色就是眼前一亮,更不用说后头的那几件,简直就不像是人手工织出来的。

  远看她还以为是后续用线绣上去的。

  没想到这都是一气呵成织出来的。

  摸在手里头软乎乎的,连一个线头都没有。

  太漂亮了!

  她看了都喜欢,想立马买下来给自家姑娘穿上。

  “大妹子,你这是在省城买的吗?”

  这花样,这配色,这心思,刘姐根本想不到是曹爱华自己亲手织出来的,只以为她是去了省城或者其他的大城市买到的新鲜玩意儿。

  他们小县城这样的地方,怎么会有这样心灵手巧的人呢?

  “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,家里缺钱才拿出来卖。”

  曹爱华腼腆的笑着,她自认为自己的手艺和后来的那些机器织造没法比。

  “你自己做的?”

  刘秀华感觉自己捡到了宝贝。

  今儿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,怎么还能有金蛋砸到她头上呢?

  “嗯。”